2025年10月预言机故障致193亿美元损失,为何仍未吸取教训?

预言机出现安全问题,这又一次使得整个加密世界为此承受了沉重代价,并且此次问题根源竟然和五年前完全一模一样 。

预言机设计缺陷

将区块链与现实世界数据相连接的关键桥梁就是预言机 ,其设计缺陷常常在极端市场状况下毫无保留地显现 .2025年10月发生的事情表明 ,哪怕是最为基础的漏洞 ,在系统规模得以扩大以后也会引发灾难性的后果 .当底层协议对数十亿美元资产予以处理时 ,任何设计缺陷都会被成若干倍地放大 。

传统金融市场的价格发现机制持续完善历经数十年,加密市场的预言机设计却处于刚起始的早期阶段,许多项目径直以单个交易所的现货价格用作清算依据,这给操纵者创造了可利用的机会,在欠缺足够校验机制的情形下,错误价格会很快传递到整个系统。

历史教训重现

本该成为行业重要警示的2020年类似事件,当时多个主流协议因预言机问题损失数亿美元,总锁仓价值从峰值暴跌40%以上,用户对系统的信任度急剧下降,资金大规模外流。

让人感到困惑的是,那些教训并没有引得足够的重视,2025年攻击的模式跟五年之前几乎是完全一样的,攻击者在流动性相对比较弱的交易所对价格进行操纵,预言机把那些异常的数据如实地记录下来,进而引发大规模的清算,历史以更加剧烈的态势重演,损失的规模相当于前次的160倍。

基础设施容量不足

市场出现剧烈波动之际,预言机系统的基础设施容量会面临严峻考验,正常时期运行状况良好的系统,于压力事件当中有可能完全崩溃,这不但涉及数据获取能力,而且涵盖整个清算流程的承载能力。

系统表现,在最极端情况之下,乃是设计者必须予以考虑的。当数千个仓位同时面临清算之时,且做市商无法及时提供流动性之际,系统是需要具备足够弹性的。2025年10月的连锁清算体现出,许多协议的基础设施根本完全无法应对这种压力测试。

价格操纵漏洞

已成为行业共识的是,现货市场价格容易被操纵,然而,解决方案的实施进度依旧缓慢,攻击者只要在特定交易所制造异常交易,便能够影响整个系统的价格判断,并且这种攻击成本远远低于其可能带来的收益。

虽说时间加权平均价格也就是TWAP机制具备防范单笔交易操纵的能力,然而对于持续时间比较长的价格扭曲状况依旧是毫无办法。在攻击者拥有能够于多个区块维持异常价格这般能力的情况之下,TWAP预言机同样会记录不符合实际情形的数据。

数据源集中风险

采用单一数据源过度依赖,这是预言机设计中常见的问题,当一个交易所占据某资产大部分交易量的时候,开发者常常会直接采用其价格数据,这样的选择看起来好像合理,实际上却隐藏着巨大的风险 。

数据集中化所引发的问题跟任何中心化系统相类似,存在这般情况,单点故障极有可能会致使全系统产生崩溃。在2025年发生的事件证实了,哪怕是处在所有交易所里交易量最大之势的,其价格于特定时段也存在着跟真实市场相脱离的可能性 。

系统升级风险

在系统改进进程当中的那个过渡期,通常是最为脆弱的阶段模样。二零二五年那次攻击具备的特殊之处在于,它是在预言机方法切换的这个期间发生的状况。攻击者凭借系统升级所存在的窗口期,于旧防护机制已然拆除、新机制尚未完全生效这么个阶段发动了攻击行为 。

这给予开发者提示,任何重大的升级都应当审慎地谋划过渡方案,在安全和透明之间获得平衡,成为系统设计者面对的全新挑战,虽然提前公布改进细节契合透明性原则,但这也给潜在攻击者提供了准备的时间 。

对于您所运用的DeFi协议而言,有没有曾经留意过其预言机设计的具体机制呢,欢迎分享您的观察以及见解,要是觉着本文具备价值,那就进行点赞支持并且转发给更多有需求之人 。

© 版权声明

相关文章